慢板·卷二·水中倒影

 

2015.5.16

爱情的面前没有无神论


2015.5.18

生命无实体   只是纯然抽象的波动   犹如水面的波纹


上帝使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属于他的东西


温暖、安定、丰富的生活   使人不再感到自己的残缺   所以最为危险


人们拒绝了我   那是上帝借了他们的口与手   责令我将其抛弃


2015.5.19

是那最温柔的声音   最深地影响了我们


2015.5.21

如果命运是一种概率   那么   概率无所谓仁   无所谓不仁


概率论   客客气气地宣布了无神论


2015.5.22

红学家们   如果人人都有一座大观园   人人都会去做贾宝玉吗


Haydn五十七号弦乐四重奏   演出者认真、热情   像打了场恶仗   古典主义的微型滑铁卢


是性格决定命运   还是命运决定性格


2015.5.23

很早就已隐隐地觉得   魅力是一个人最高的成就


艺术与爱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名称


哲学史是你们的   哲学是我的


2015.5.24

两颗高贵而可爱的心,在这茫茫的世界上,汹涌的人海中,感应到了彼此的存在。他们都曾为对方的美丽而感动吧。然而,各自的轨迹太不同,在上帝编写的剧情里,没有安排他们相依而同行。于是,他们珍重地道再见,目送对方的背影,重又回到茫茫的世界上,汹涌的人海中,心中尚存着一份祝愿,远远地,如水一般清淡的。因为,我来过,我看到了,这已足够了。


所谓哲学   那是只有诗人才可胜任的


文学   何尝不是表演艺术


2015.5.25

每个恋人在告别后都显得那样平凡


2015.5.27

真正的艺术   不在于“表达了什么情感”、“传达了什么观念”等等这些   它只是一种魅力   使你不及判断它的善恶   就已沉迷于其中   我想要的是这样的感觉


并不是读者在选择作者   也不是作者在选择读者   而是一件作品本身   既选择了它的读者   也选择了它的作者


看呵   这里是怎样的一颗心


2015.5.29

几许人认为   唯有坚持自身的残缺   才算忠于实验艺术


一个人要有使人迷恋不完的魅力


2015.5.30

哲学家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去爱   去思想


2015.6.1

不要害怕世界将你冷落   更莫去与世界争夺   生命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当你发现了更多的自己   世界会自然而然地向你走来


2015.6.3

命运是性格的一面镜子   人应从自己的因缘际遇中   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2015.6.4

性格是枚骰子   命运是概率   那么人的每一桩因缘际遇   实在是在走向完整的路上所必定经识的一课了


2015.6.5

审判世人的是上帝   不是我们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完成我们必须走完的道路


音乐家在创作一首三分钟的乐曲的时候   要有能力将自己的全部思想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展现出来


2015.6.7

世上并没有完全觉醒的人   自认为已经醒来的人   也至多处于寤寐参半的中间态   所谓觉醒   指的实在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觉醒   正因如此   艺术才是一场终身的自我教育


无情是不可医的


往往是最危险的事物   将我护佑


2015.6.8

爱情所启示的东西   比爱情本身更重要


2015.6.12

“生命的全部妙义在于对照。”此一说美则美矣,善则未尽善。
欲望、厌倦,是生命不间断的轮回。
欲望来时,人想要的只是得到。
既趋厌倦,则只愿抛却、割绝。

继“对照说”而来的,是“背景说”。
人想要得到,是因为有“仍未得到”作为它的背景。
而抛却、割绝,也必是有“已经得到”作为它的背景。

唯有在其背景之上,一件事物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离开背景而存在的事物,是不可想象,亦无法表述的。

瑜伽的修习,是一个与世界分离的过程(detachment)。
然而,分离只有在执着(attachment)的背景上,才有意义,才妙不可言。
而分离亦为执着铺设了背景,因此,执着也才又一次变得妙不可言,诗意盈盈。

没有执着的分离,实在不知其在分离什么。
不明分离的执着,实在质素单一,乏善可陈。

阿布拉克萨斯(Abraxas),兼管良善与邪恶的神明。
我们实在要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生命才可谓生命。
固执于一个世界,便实在没有生命可言了。

恶魔之不可取,在于其只固执于邪恶的世界。
由此观之,天使亦无甚可取,因为那只是固执于良善的世界,与恶魔并没有真正的分别。
他们都不能代表阿布拉克萨斯的意志。

当你看到美丽的星辰,请知道它们的背后有黑夜作为背景。
如果去掉了黑夜,星辰也将不复存在。

那么,生命实在在于叛逆。
除了叛逆我们已知的世界,我们实在别无选择。


2015.6.13

艺术的实质是青春   每一个爱上艺术的少年人   其实只是爱上了自己和别人的青春


轰轰烈烈的单身罗曼史


2015.6.20

法国演员M. Cotillard,因为一部《玫瑰人生》而留名电影史。剧本的主人公是Edith Piaf,法国香颂歌后。Cotillard表现Edith?不,毋宁说是Cotillard在表现Cotillard.

大演员,大演奏家,总是借一个角色,表现他们自己。如果不是这样,就难说是大演员,大演奏家。


阅读自己从前的文句   觉得自己比那时笨了许多


2015.6.22

概率是无法改变的   你能改变的只有骰子本身


2015.6.24

一个人如果从未上进过   也便没有堕落可言


“在你可以表述的层面,你要允许相反的事物共同存在,因为它们是统一的,在你不可表述的层面。”

“不可表述的层面”能否试而表述之?

“天真”


2015.6.26

在苦行者的世界里,有一则无法公开的秘密:
深度的冥想体验与性高潮相似。

不能不推想,极致的禁欲、苦行,伴随着性欲体验。

一向认为,希腊思潮、希伯来思潮,是两种对立的取向。
实则希伯来思潮是一场以禁欲为形式的欲望嘉年华。

(印度宗教中广泛的性欲崇拜,看来不足为奇。)

希腊思潮、希伯来思潮,最终都面向生命的根本意志。

不要对此大惊小怪。


2015.6.28

冥想的修习是一种与世界分离的过程   然而它所激发的却分明是人心底更深的爱欲


纯良到不含杂质的眼神常令我心生厌恶


少年而无困惑   青春而无骚动   几乎可断定那是蜡做的心灵   世俗的庸人


宗教立神明、定教规,宣称“信仰即得救”,这是一种走捷径、捡便宜的心态。人生哪有这样的便宜和捷径,可以捡、可以走?宗教本无过,但就是这种“走捷径、捡便宜”的心态,使蒙昧的男女信众,永永不可得救。


聆听古典音乐   我把它们当作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这样听音乐、看艺术   才公平


2015.6.30

伟大的艺术并不带来新的启示   它只提醒我们那些早已在我们心中的事情


2015.7.8   午祷

我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因为我。
我的生平际遇,亦不是因为我。
我并不是我。
我是一件容器,我的所作所为
我的生平际遇,都只是因为其中承载的东西。
我也是一件乐器,
我的演奏只是为它的意志赋形。

每个人都只是一副容器,一件乐器
他们的所作所为,生平际遇
都只是因为他们承载着的东西,
因为它的意志。

负载着怎样的意志,即命运。

一切生命体都只是意志的容器,
是为意志赋形的乐器。

一切生命体的一切意志的总和,
即宇宙意志,
亦即阿布拉克萨斯的意志。

善的意志,恶的意志,皆为它的意志。
创造的意志,消亡的意志,亦皆为它的意志。
它的意志,是宇宙唯一的实在。

一切意志,皆为宇宙意志的断片。
一切意志的断片,皆意欲走向、成为宇宙意志。

魅力,即对宇宙意志的感知,对完整的感知。
魅力超乎善恶。
(魅力超乎世俗法则,故世俗强权畏惧魅力。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将天灾、人祸归咎于美丽的女孩子
将其斥为妖魔、巫女,把她们抓起来、烧死)

魅力是艺术、哲学、宗教的唯一价值。
完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唯一旨归。

一切意志都因魅力的指引而走向完整。

阿布拉克萨斯的实体是概率。

(概率的实质神秘而不可感知)


2015.7.9

“一切哲学皆为戏言”是不言而喻的。

(不明乎此,则不配亦不该读哲学)


哲学的意思只是:这样想,世界便更有诗意了。

(不必作茧自缚)


2015.7.12

纷纭的世界上   实在没有多少事情我们可以自作主张


John Zorn常被认为有涉神秘主义。我看,他从不神秘,他有的只是“人情”,他的艺术无非是“人性的景观”,所以好。而那些所谓“神秘”的宗教音乐,不好,很不好,其中也有一些好的,那是因为彼种“神秘”中饱含着人情。


2015.7.14

艺术是世界的一个凝定的消失点


2015.7.17

尼采不会成为尼采的研究者


纵欲者和禁欲者的行列里   都没有我的席位


2015.7.19

如果尼采是一个音乐家   那该多好


如果你还年轻   就去世界上闯荡吧   那不属于你的   无法使你迷惑   而那属于你的   你是不会错过它们的


2015.7.20

冥想只是回到内心   重要的仍是其心中本已蕴含的深度


不时见到很深刻的浅薄者


在他那里   “拈花而笑”就是修习了


2015.7.21

不必想到怎样参与世界   你无时无刻不身处世界之中


2015.7.23

多情始于自爱


2015.7.24

艺术要承当爱的最大可能


一个夏天的哲学演奏会


2015.7.25

可怜勃拉姆斯   “精工细作的大老粗”


交响乐   我是以人性中的一种现象来对待的


交响乐自一出现就已注定其速朽   不朽者是些本不必依交响乐的形式呈现的例外   人类将不再写作交响乐


常见俗人、俗物   辱没了美貌


我们看世界   其实只是看到了我们自己由世界映出的一帧倒影


很久没有像孩子那样伤心地哭过了


2015.7.26

尼采   一个可爱却又无法被爱的人


2015.7.27

我的生活是没有选择可言的   或者说   我选择了没有选择


2015.7.28

我把世界看作意志的棋盘


乐观是被动和消极的   悲观则是主动和积极的


悲观的意思其实是希望


成事在人   谋事在天


不是说二十岁时没有懂而五十岁时懂了   是说二十岁时已经懂了而五十岁时是另一种懂


我还没有资格赞美他


最重逻辑的哲学家也是靠直觉工作的


把同样的意思   再演奏一遍


已经不是那个意思了


2015.7.29

愚蠢是一种惯性


2015.7.30

再没有哪位音乐家是像勃拉姆斯那样全无幽默感的了


2015.8.1

聆听古典音乐有一诀窍:巴赫的音乐应该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来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应该一个乐句、一个乐句来听。不过这也说明音乐需要一种听觉上的“断句”本领。

“这段音乐在当时是超前的”   这岂非是说今日它已过时了


2015.8.2

自己系一个结   然后想方设法解开   很多事是这样的


人的品位会在性这件事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同样一道菜肴   心情不同的时候   会尝出不同的味道来


2015.8.5

美国宇航局宣布发现了一颗近似地球的行星,许多关于宇宙、关于人类命运的疑惑得以旧话重提。人类能否进入更高阶的智能文明?世界末日会在何时到来?问题还未迫在眉睫,眼下的人们不必忧心,朝朝夕夕的生活,都还是天长地久的样子。总有些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吧,亦即是精明的科学家们,面对宇宙的沉默,不懈于寻找一个答案。未来的生物科技将延长人类的寿命,如果星际旅行成为可能,人类将在更大范围的宇宙内获取资源,而本世纪所热衷的人工智能,将拥有超越人脑的运算速率。然而问题或许不在于此。人的生命可以延长,但仍会走向终点,地球的文明可以向太空延展,但不意味着一切会永久存在。再说得异想天开些,假如有一天,人不再有死期,人类文明不再有毁灭的威胁,这,便是智能文明的一个黄金时代吗?生命的疑惑,自一开始,就不是它的终结,而是它的过程;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其诗意。一段动人的音乐,可以只由一件乐器演奏;一次充满意义的生命,寿数何必百年;如果人类已经懂得了诗意,一个星球便足以栖居。生命开始于寂静,亦将终于寂静,犹如音乐。寂静是生命的背景,也是宇宙唯一的永恒。人类的尊严,只是对于寂静与寂静之间的一段过程,心存敬重。


2015.8.6

就因为十八、十九世纪是为乐器作曲   才有一位纳粹侩子手能够演奏一手漂亮钢琴这样的事


在本世纪   音乐中的杰出作品   将只有与作曲家本身同等的人   才可演奏


作曲家将只为自己作曲   


(那将是无法用曲谱来展现的)


2015.8.7

莫扎特是否曾因自己的才华而兀然惊恐


假如莫扎特没有去维也纳   梵高没有去阿尔   那会怎样


也去了阿尔   但不是梵高


梵高去了维也纳   莫扎特去了阿尔


不只是梵高和莫扎特   也不只是维也纳和阿尔


2015.8.8

今晚听了现场演奏的贝多芬第七交响乐,听懂了,明白了什么是“音乐中的道德勇气”。宇宙是没有热情的,贝多芬以热情同宇宙对抗。


2015.8.9

朋友,如果你也觉得和我同样的孤单,请你不必悲伤;因世界上仍有千千万值得你去爱的人,故你未曾与世隔绝;你须相信,如果你在为那些可爱的人们而歌唱,他们也必会在人海中辨认出你的声音。


2015.8.10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证悟了真理,你莫相信他,因真的智者必是常常感到困惑的人。如果有人带着真理来向你传授,你要小心提防他,因为他必要从你的身上牟取实利。


2015.8.12

人只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目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015.8.14

智慧有法而无定法   哲学一成体系、宗教一立门规、艺术一入概念   我便起念离开


我心中挚爱着的朋友们,我真想对你们说,世间已存在的一切哲学、宗教、艺术,都仅仅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目标!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供我们仰望的,而是要求我们去将其超越的!


2015.8.17

与其说是我将世界演奏,不如说我是一件乐器,是世界将我演奏。我渐渐懂得静观与谛听,我开始相信世界的“音乐冲动”,我不再有意地作为,而更多地开始观察,观察世界的运行,以及我静默而真诚的心,正处于其中一个怎样的位置。我不是一位哲学家,也不是一位艺术家,因为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并非出于我自己主观的意志,我不曾为自己发声。

我还看到,过去的、此刻的、以及未来的自己,都只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目标。一切已说出的、未说出的、已存在和未存在的,都仅是一座桥梁,而决非终结。一切都将诞生、亦将消逝于宇宙“音乐冲动”的运行中,因为只有它才是唯一的永恒。


2015.8.18

如果有一天人类遗失了地球上所有的音乐,只要莫扎特的音乐没有遗失,所有其它的音乐都可以重新再被创作出来。


人是一枚骰子,每一桩微小的事件,皆为一次投掷。每一次投掷的结果,是偶然的产物;无数次投掷结果的叠加、乘积,则近于恒定。譬如一枚六面骰子的投掷,各点数随机地呈现,然而经过千万次的投掷,得到各点数的次数趋于平衡、稳定。人即一枚骰子,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每一桩微小的事件,都是偶然的遭遇,然而,全部偶然遭遇的交织、总合,则是一开始便已注定了的。

我们看似可以在每一桩具体的事件上自作主张,进行具体的反抗,甚而决定自己的命运。但这些“自作主张”、“反抗”、“抉择”,亦无非是骰子自身性质的一部分,是“投掷”的一部分,是全部偶然遭遇最终的交织、总合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幅早已确定的图景一开始就在谛视着我们。

事实上,每一桩人们以为简单、微小的事件,其背后是千万更微小的偶然事件的交织和总合。所以很多人们误认为偶然的微小事件,实则是被设定了的复杂事件。故人们对它们无能为力,不可更易。

执迷的人们看到的是偶然事件的随机变化,出迷的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宏大、确定的图景。执迷的人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在掌握着自己的航向,出迷的人们则感到我们很少可以自作主张。执迷者的眼神是惶惑、不定的,出迷者的眼神是沉静、凝定的。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的吗?我们的作为只有在一点上,即改变骰子本身,亦即改变我们已经成为的、将要成为的那个人。唯有此一项作为,将改变一切偶然遭遇最终交织、总合所呈现出的图景。

如果你读至此处,觉得这最后一项作为亦是被设定了的一种“投掷”,那么您或是一位“弃民”,在下亦无什么可以再分说、坦陈的事体了。因为不见而信的信仰自一开始便不是一件可以分说、坦陈的事体。


2015.8.22

“艺术女神是不兼复仇女神的”   因为精神活动永远是向自身的回返   所以精神上的复仇只会最终指向自残和自毁


2015.8.23

奈带奈蔼,我愿教给你热诚。从今天起,不再去想“我爱”,而是想到它们、他们是否需要我的爱。去寻找那些需要你的爱的地方、人们,你的热诚会带你找到他们。从今天起,承当最大可能的给予。一切你渴望的、需要的,都是在你以某种方式给予你的爱的时候,自然而然向你走来的。从今天起,不再评判,我们不因评判而有任何收获,每一个向我们走来的他和她,都携带着一份与我们共享着的因缘,你应观察、感受,怀着平常心,服务于每一份因缘。

不去占有,不再评判,也不再感到自满。奈带奈蔼,这是我愿教给你的热诚。我们在世界上经历的每一天,都无非是因缘的流动,我感到一种音乐性的意志,在你与一切造物之间运行不息。请服务于那奔流的能量(Prana),只在它向你发出命令时,才起而行动。更少地想到反抗,更多地想到合作。让它成为你的主宰,而你不再拥有自我的意志。

是的,我愿教给你这样的热诚。这是真正的爱。尽己所能地给予和服务。履行你在这意志湍流中的义务,敏感地觉察你身处的位置。那必定是在许多奇妙因缘的交汇点上!这时,你才真的感到你心中的热诚。它不只属于你,它是由那永恒能量(Prana)湍流赋予你的一种涌动,它由你将其践行。它是“一”,你也会在每一件造物中见到“一”,隔绝、单独的事物不再真实,因你的眼中只看到唯一的造物。

你不再“爱”,而只细微地体察世界需要怎样的爱。是的,奈带奈蔼,我愿教给你这样的热诚。是的,A·纪德曾说:“奈带奈蔼,我愿教给你这样的热诚。”


2015.8.30

所谓音乐   亦即生命   是以热诚同宇宙对抗


2015.9.1

生活不应是步行的,而应是飞行的。你应感到强风自你的背后袭来,时时鼓动你的羽翼。


2015.9.5

所有微小的骰子最终汇总为的那颗大的骰子   是怎样的


既牵着我的手   也牵着他们每个人的手的   是怎样的意志


2015.9.7

我对于生活的唯一态度是时时心怀热诚


2015.9.9

概率原来也不过是一则无稽的寓言


2015.9.10

约翰·佐恩本应是将现代音乐带出二十世纪泥沼的人   但是他还是常常把一只脚踏在泥潭里


2015.9.17

诗意将我护佑


2015.9.20

在阅读上也有“滥情”   以滥充情


2015.9.21

我在何时出生   何时便是黄金时代


2015.9.30

还未遇到你   已经爱上你


什么是“感动”?有些人是不知感动为何物的。


2015.10.1

知道世界的悲哀再来爱这个世界   知道真理之不可能再来撩拨思想的弦音


2015.10.2

教皇到美国来表演虔诚了


随着科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科学家不具备人文素养将会是致命的


人们注重理性的推论   我则歆羡哲学的热诚


不具体温的理性   挥之如蝇蚋


2015.10.6

哲学是一种心情   没有别的


2015.10.7

今晨收到一位朋友的留言:

“突然有感想。人是情感(情绪)的生物(这个咱们好像聊到过)。而情绪(情感)是我们最直接认同的自我,是默认的,以至于我们都容易察觉到。接下来是新的体悟。我原来总认为自己的思考就是自己,经过认定的结论、观念就是自己。我将我的思想、观念认同为自己,却觉得自己时而不在状态,好像不是自己。其实自己每时下意识的情绪和情感是难以和思考、观念分离的。所谓不在状态是没有情绪,没有情绪的支撑,思考的结论可能会看不懂,会不认同。我一直都忽略了情感状态的重要性,以为知识多了,观念成熟了,自然就会智慧,脱离苦恼。其实一个人在平常状态下的那种情绪、那种状态,才是一个人的底子、骨子。性格,给人给己的感觉,下意识的选择,情感上的最诚实的反应,等等这些。我当然不是说知识没有用处,我能理解到这些本身就让我很高兴。对了,我听过一句话,‘年轻的时候,我想成为任何人,除了我自己’,你能明白那种感觉吗?”

此外,世界实在是我们自身的一面镜子。


2015.10.9

我在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的作品中,辨认出一种音乐里的“线性透视法”。那指的是艺术的一种内在的完美、均衡的律令。二十一世纪若是Renaissance,亦将复兴这看不见的“线性透视法”。


幸灾乐祸地看到,经过一世纪的挣动和矫作,科学乐观主义终于行将转入茫无着落的科学悲观主义。


“迷”与“惑”交织成了二十世纪的精神世界。走出二十世纪,我们的未来将是出迷,解惑,证悟。


回到内心   我的内心就是宇宙


2015.10.10

哲思、义理,无非是在二维的画面上,营造三维世界的幻象。


2015.10.14

艺术   是涵盖了一切爱的那种爱


2015.10.19

近来又在听John Zorn的《Kotlenu》。无尽的悲伤,无限的原谅,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原来是这样的。


2015.10.24

不唯有作者的热诚   也有读者的热诚   或者说   读者的热诚已在等待着作者的热诚


2015.10.25

音乐家终其一生只是在描摹一张自画像


作者替读者表达了其心中的热诚


2015.10.26

我惯于借用宗教的语言   其实只在表呈艺术的信仰


2015.10.27

他不知何为诗意   因他活在自己对诗意的定义里


2015.10.28

“我的幸福来自热诚,一切事物都曾惊愕地引起我的崇敬。”——安德烈·纪德


艺术家之爱艺术   不过因为深爱一个人   但艺术、作品   却仿佛使每个人都成了他爱的对象


“世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样高的”这样的话   必是从矮子的嘴里说出来的


我是梦中人   故不知自己在梦中


2015.10.29

被这样地演奏过   一架琴被奸污了


眼看现代艺术触及到无情的底线   (争先恐后地)


2015.11.3

幸好生在二十一世纪   二十世纪的弯路不用再走了


2015.11.5

我不演奏音乐   我即音乐


2015.11.6

我不允许任何观念来妨碍我的爱


至今才明白   除情欲以外   我是一无所有


只有到了“除情欲以外   一无所有”   才算一个闪耀的终点


哲学家一怒而成音乐家   他要以一己之热诚   击碎一切可能的观念


2015.11.7

我往日的哲学使人如沐春风   我今日的哲学使人如临旋风


是的   你怎能令一个在爱中的人停止去爱呢


不可告人的秘密是   哲学也是一门表演艺术


2015.11.8

生活是一场情恋   观念是爱的布景   思想是一种性欲


2015.11.9

相聚的日子不远了   心里已在同你相与言笑


2015.11.10

他们的完整需要两个人   我选择独自走向完整


2015.11.12

我只钟悦强大的朋友   一个朋友显出弱的因子   便与我渐行渐远


你为上帝而战   他便与你同在


我无法形容我对弱者的入骨厌恨


2015.11.15

欲望即天真


我常茫然四顾   见不到一个美丽的人


平凡的人   不知世上有“不平凡”的事


2015.11.16

有时觉得   古典音乐几乎全是一种流于表面的东西   包括那些人


2015.11.18

晨光里蕴藏着我的许多记忆


2015.11.20

我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热诚的爱中


2015.11.21

这里的一切仅是一苇舟楫   在你即将登岸的一刻   你必抛弃这里的一切